关于我

了解更多香炉的知识

香炉的历史演变

一、西王母赠炉:汉武帝的仙缘

据《武帝内传》记载,汉武帝刘彻七次东巡求仙,终感动西王母降临。王母赠其博山炉,炉身镂刻蓬莱、瀛洲等仙山纹样,焚香时烟雾缭绕如云海升腾,助帝王沟通天地。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银博山炉,其蛟龙托山、猎兽逐鹿的造型,正是这一传说的具象化呈现。

二、丁缓造九层博山香庐

《西京杂记》载,汉代巧匠丁缓为满足贵族对仙境的想象,曾打造九层博山香庐。炉盖奇禽怪兽隐现于山峦间,香料阴燃时烟雾分层弥漫,宛如《山海经》中的神异世界。南梁萧统在《铜博山香炉赋》中写写嵩山之巃嵸,象邓林之芉眠,正是对此类工艺的文学印证。

三、佛国莲炉:北朝的石刻秘辛

北朝造像中常见莲花托博山炉的造型,如云冈石窟的飞天手持莲炉,象征佛国净土。隋唐时更发展出蛟龙柱承莲瓣炉,李商隐诗中漳宫旧样博山炉,楚娇捧笑开芙菜,描绘的便是这种融合佛教与道家美学的器物。敦煌壁画中的鹊尾炉,则暗示了香炉作为法器在密教仪轨中的特殊地位。

四、错金炉的3D烟雾奇观

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,被现代学者称为汉代3D烟雾打印机。三条蛟龙盘绕炉座,炭火阴燃时,烟雾从镂空山纹中缥缈而出,形成神兽追逐、云海翻涌的动态幻象。李白双烟一气凌紫霞的诗句,恰是对这一奇观的浪漫诠释

更多香炉的图片展示

不同历史朝代,已经想到道庙里的香炉图片

f4b2a0d1-0693-477c-abed-e552d78c2f65

更多香炉的图片展示